9月1日,我院师生组织集中观看《百日战斗档案 不朽民族气节——从杨靖宇殉国前百日战斗档案看东北抗联及其伟大精神》红色情景党课。
九一八事变后,中国人民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,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,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。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、坚持抗日时间最长、条件最为艰苦的抗日武装,在林海雪原深处用生命和信念英勇抗敌,在中国抗战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留下辉煌一页,铸就了“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,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,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”的东北抗联精神。2021年9月,东北抗联精神被列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,成为激励人们继续前行的强大力量。
情景党课以原始性、权威性、客观性档案资料为载体,围绕“杨靖宇殉国前百日战斗档案”展开,分为“惊心动魄的100天”“不屈不挠的100天”“向死而生的100天”“彪炳史册的100天”四个篇章。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副教授王莹、讲师金华彬运用大量史料,回顾了东北抗联十四年艰苦斗争的历程,生动讲述、分析杨靖宇将军牺牲前100余天的档案记录。弥足珍贵的档案翔实、真实地记录了1939年11月至1940年2月,杨靖宇将军率部与日伪军警进行47次战斗的时间、地点、交战双方、敌我损失等情况。杨靖宇将军冒着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与饥饿,只身一人与敌人周旋5昼夜后壮烈牺牲。
课程情景再现了“钢铁战士”在冰天雪地中顽强斗争,直至孤身战死的艰难岁月,让师生切身感受将士们顽强斗争直至孤身战死的伟大与决绝。
天地英雄气,千秋尚凛然。习近平总书记曾动情讲述杨靖宇的事迹,“牺牲时胃里全是枯草、树皮、棉絮,没有一粒粮食,其事迹震撼人心”。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联充分展现中华儿女顽强不屈、血战到底的民族血性,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钢铁脊梁和中流砥柱作用。本次党课是一次初心追寻之旅、一次党性淬炼之行、一次思想赋能之举,既是我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创新实践,更是筑牢信仰之基、补足精神之钙的重要举措。这场沉浸式教学必将引领全校师生在感悟传统中坚守初心,在信念如磐中淬炼党性,在致敬先烈中汲取智慧,在凝聚力量中勇担使命。让我们以史为鉴、以学促干,将澎湃的心潮转化为前行的步伐,将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,为教育强国与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通大智慧与力量。